随着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重工”)控股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汽”),山东省国有资产在商用汽车领域的布局完成重组整合,一个产品销量位居全球前列的商用车新巨头正式诞生。
从2009年成立以来,山东重工产业版图已跨越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营收和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3%,跑出了民族装备制造业走向全球的“加速度”,更闯出了一条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特色道路。
2019年上半年,山东重工旗下上市公司潍柴动力销售各类发动机39.4万台,同比增长10.7%;实现归母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20.4%。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态势下,潍柴动力为何稳当赢家?
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介绍,1998年,潍柴集团(下称“潍柴”)这家拥有上万人、建厂50多年的国有大企业陷入严重亏损、职工6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境地,走到生死边缘。危机之下,潍柴上下以壮士断腕的胆识和魄力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改革攻坚战。
启动定编、定岗、定员的“三定”改革,精兵简政、除繁增效、裁撤冗余实现企业“大瘦身”;推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市场化机制;确立“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打破单一国有资本构成格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主辅业分离,企业轻装上阵。
改革为潍柴这台年久失修、满是锈迹的“发动机”注入了澎湃的新动力。如今,潍柴96%的业务集中在潍柴动力、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凯傲集团等上市公司,全面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高度市场化的运营体制机制。
在改革中涅槃的潍柴,和以潍柴为主体组建的山东重工,由此塑造了“信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基因。
曾经是中国重卡“摇篮”的中国重汽,近年来发展明显陷入迟滞。2018年9月,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兼任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推动中国重汽内部改革,并进行两家企业人事与文化方面的融合,开启了我国国有企业先整合后重组的实践探索。
一系列改革迅速启动:办公费砍掉一半、业务招待费砍掉四分之三;各生产单位自主采购改为集中采购;打破论资排辈推动中层干部全部公开竞聘,干部人数从329个减少到238个……
堵住“失血点”、导入市场化机制、塑造新的企业文化,使中国重汽焕发新的动力。10月25日,中国重汽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12.0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在日前结束的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山东重工携“全明星阵容”亮相:从潍柴大马力拖拉机CVT动力总成系统、博杜安高速大功率发动机到中通12米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山推5G智能遥控推土机等,一系列高端产品赢得了海内外客商的高度关注。
支撑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是山东重工聚焦主业做精做深、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处于第一梯队的定力。目前,山东重工拥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车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并在美国、德国、日本设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全球协同研发的平台。
在潍柴,办公条件最好的是技术中心大楼,收入最高的是有贡献的科技人员,首席工程师、首席设计师、项目工程师成为人人眼热的岗位。jinnian金年会官网在最核心的发动机板块,潍柴集团近10年时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00亿元;2017年和2019年,潍柴分别拿出1亿元激励创新,引发业界轰动。
“85后”博士孙楠楠是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磨损可靠性研究室的负责人。她说:“我们得到的资源支持没有上限。从硬件到人员、资金配置,只要提出了合理要求,公司都会满足。”
在这里,年轻的科技人员将“把自己逼疯、让客户爽”的标语贴在了墙上。即便是深夜11点,潍柴研发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基于全球创新资源而搭建的研发平台可实现全球连线小时运转不停。
山东重工尊崇的创新,不仅有系统性的源头研发,更有细节上的微小改良。记者在潍柴生产车间看到,“李森喷油器及高压接头自动压装单元”“夏学军气缸盖主螺栓自动拧紧单元”等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技术改进和工艺创新,在生产线上被醒目标注。现场管理人员介绍,这一命名方式源自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提出并被采纳的技术革新成果,彰显着对创新者的激励。
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开花结果”:潍柴重型发动机在重型商用车配套市场占有率达到33%以上,并在工程机械、客车、农业装备、船舶发电等领域,打造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动力“心”;山推股份自主研发的全液压推土机最高牵引效率大于80%,可实现单台节能20%左右,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潍柴集团历时13年研发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技术,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谭旭光说:“这个项目彻底改变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也重构了中国重卡行业的市场格局,国外品牌商用车已经很难进入国内市场。”
明斯克时间当地10月14日,潍柴马兹公司在中白“巨石”工业园举行正式投产暨批量交付仪式,白俄罗斯总理鲁马斯出席仪式并致辞,白俄罗斯工业部部长乌秋平和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共同为潍柴马兹公司第1000台下线发动机揭幕。
这一项目是山东重工在海外深耕“一带一路”、开展产能合作、落地当地化制造的又一次重要布局,受到了中白两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项目年产能2万台,产品取得了欧V排放认证证书,辐射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近年来,不乏企业“出海”受挫的案例。但潍柴相继战略并购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集团和林德液压、美国德马泰克、美国PSI公司等企业,扭转了它们曾深陷亏损泥潭的局面,并推动海外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趟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海外发展的路子。
博杜安是法国百年发动机公司,在地中海沿岸颇有盛名。因经营不善,2009年被潍柴全资收购。潍柴动力副总裁任冰冰介绍,潍柴报价仅有299万欧元,而竞争对手报价1500万欧元。潍柴“逆袭”胜出,最主要的原因是竞争对手希望收购后大幅裁员,而潍柴承诺一个人都不裁减、并承诺一定时间内不出售博杜安。
潍柴让当地政府和工会组织看到,潍柴是带着合作共赢的诚意而来,而不是像其他投资者一样只想着把博杜安包装一下、转手倒卖。如今,曾濒临破产的博杜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务量飞速增长,业务领域也从单一的船用发动机拓展至工业动力、高端矿卡等领域,产品足迹拓展到欧洲、东南亚、中国及北美。
以开放的格局面向全球市场,使山东重工出口业务持续稳健增长。今年以来,山东重工在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家的产品销量直线上升,旗下潍柴集团海外收入占比高达40%。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两个市场互补,山东重工的海外市场布局正渐入佳境。
谭旭光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山东重工走出去的道路越走越宽。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山东重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正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动力”。(记者 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