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作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机器人夹爪”产品体系品牌企业的掌舵人,高超平这个“乐至女婿”,作了一个决定。
他放弃了成都方面对其公司近400万元的投资意向,将新公司四川东起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在了资阳高新区。
“有订单,却迟迟招不来研发工程师。想做大,又招jinnian金年会官网不来想要的人。”他解释说。
一边能借助云创智谷这一省级双创平台与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直接邀请专家教授来指导;另一边可直接同四川希望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甚至还能充分借用中车资阳机车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
作为人才输出大市的资阳,本地企业曾一度面临用工荒。而现在,高超平的选择,正好折射出资阳人才环境的悄然变化。
没想到这个出生在湖北农村只有高中学历的学徒工,通过边打工边学习能一步步提升,并在珠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没想到在事业起步发展时,他选择和妻子回乐至,重新创办了四川东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等产品成功应用于中核集团、中国中车、中国航天等众多企业,并走出国门。
从无到有,在乐至4年,东巨自动化科技公司销售额保持每年3至4倍增长,2018年预计过800万元。
但在成长的同时,东巨一直四处高薪招聘,却面临“一才难求”的尴尬。这正是不少公司在发展进程中所遇难题的一个缩影。
“有近10名西华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毕业生前来面试,但看到公司所处的地理环境,最终没有一个留下。”高超平记得,后来有愿意留下的应聘者却大多抱着寻求一份闲散工作的心态,缺少创业激情。
“我们需要更加优秀的研发工程师加入,但关键的人才却找不到。”高超平深知,如果研发实力不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出国提供售后服务,无疑会推高成本。
“到嘴的肥肉也只能让它溜了。”作为生产高技术型产品的公司并不愁订单,但类似情况一多,让高超平意识到一个无形的发展“瓶颈”摆在他的面前。
如果说10多年前高超平通过自学突破了专业知识不足的“瓶颈”,那10多年后他的公司遇到的最大发展“瓶颈”──高端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一样亟待突破。
与此同时,作为资阳云创智谷负责人,李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资阳妹子,也是资阳创业生态急速成长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资阳云创智谷今年9月30日通过了省上专家现场评估。从创立至今短短一年时间,资阳云创智谷成功升级省级众创空间,近15000平方米的空间里,聚集了40多家创业公司,涵盖IT、电商、文创等项目。
“您的面部已识别,请入场购物。”在资阳云创智谷2楼,当记者站到易邻智能便利店前时,很快听到通过识别的语音通报。
随意选购需要的物品,自助结账,不到三分钟时间,记者体验了一盘无人值守超市购物。
这个最初由两个80后年轻人提出的想法创意,在云创智谷经过3个月时间便孵化成实体项目。
“周边很多公司的员工都喜欢来这买东西。”李霞说,目前这个24小时无人超市还是体验店,运营好的话会在资阳城区推广。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家叫电力管家的公司。通过在智谷的创业咨询,他们为高新区的企业提出一揽子电力问题解决方案,实现电工共享、在线监控。
最终,这家资阳传统的电力工程安装企业,升级成服务公司,实现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变。
“我们主要向广大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从帮创业者解决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到做大做强。”简单两句,李霞便道出资阳云创智谷吸引企业的秘密。
实现李霞口中从发展到做大做强的跨越,可以说是一家公司转变的拐点,这正是像东巨这样的成长型公司正面临的问题。而双创孵化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正好成为打开高超平们遭遇“瓶颈”的一套套“钥匙”。
市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光今年就有天府国际口腔孵化园、资阳市创新创业园、前后科技众创空间、资阳市青年众创空间等7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成功升级。
截至目前,我市争取到国、省创业扶持资金1.5亿元,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体政策23条,发放创业贷款2100多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525名,以创业带动各类人才就业3000余人次。
活跃的创业来自于浓厚的创业氛围,更深层次则得益于资阳人才机制改革释放的活力。
“如果人才感到在资阳和在成都一个样,自然就愿意到资阳工作了,因此要比肩成都制定更优厚的人才政策。”
“不能让评价和报酬影响人才积极性,不能让编制身份阻碍人才合理流动,不能让行政命令影响人才思维,不能让繁文缛节束缚人才手脚。”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就是要体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让他们‘名利双收’,甚至‘一朝致富’。”
《资阳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资阳市市本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资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自2012年至2016年间,资阳出台人才政策20多条。自去年以来,资阳围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资阳发展新跨越的实施意见》明确的45项改革举措,逐项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改革事项29项,正在实施16项。人才改革步伐不可谓不大。
推进放活用人主体权改革,在柔性引才借智上突破,健全科学引才机制;把企业家送出去培训,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用好“人才+岗位+项目+资本”培养方式,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改革遴选制度、探索竞聘上岗制度,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推动职称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制定激励科技创新十条政策,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一站式”人才公共服务平台,落实人才联系服务制度,评选市级领军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健全人才管理服务机制……
我市一系列人才新政和实招,如磁石般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资阳改革发展实践中来。
针对资阳重点打造的造车产业、高端制造业、柠檬产业、牙科产业链,以及涉及民生的重点行业等,通过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程,兴办高职院校,既引来一批急需短缺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带动培养壮大了一大批本土人才。
“我们和四川现代、南骏汽车、宁德时代等多家造车公司,都在开展订单班教学,目前已输送了多批学生,企业很欢迎。”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副院长唐德修说。随着四川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天府口腔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建成招生,资阳的专业人才队伍将越来越壮大。
在助推成资同城化发展上,双方互派干部挂职学习锻炼,让资阳干部学到了成都理念、成都标准、成都效率、成都作风。双方还着力破解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制度瓶颈,实现成都平原经济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互认,促进人才互通共享。
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上,资阳研究制定了22条硬措施,破解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这一系列软硬措施的推动影响下,资阳这个曾受成都和重庆两地虹吸效应影响的“人才低地”,正变身“人才洼地”。这必将为资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落户资阳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是综合很多因素的结果。”10月26日中午,记者联系到高超平时,他刚从资阳高新区的新办公室返回乐至,面对记者“公司为何最终落户资阳”的提问,他一口道出前后因由。
“可能人才方面还有些比不上成都,但资阳创业扶持政策很给力,能给公司节省资源和大笔资金用于研发和推广,加上对资阳的深厚感情和市上领导对项目的关心,让我最终选择留在资阳。”高超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