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我还记得,当时我第一次开奥迪的一些情形。我最初开的一台奥迪是奥迪的混动车型A3 e-tron,也是奥迪品牌第一款正式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当时国内都没得卖,是公司从国外花大价钱弄回国内的对标车。
A3 e-tron那么小的车当时价格在50万人民币左右,可是线的小个头就更显得昂贵。不过除去价格、空间等我对当时这台混动车型的印象挺好,当时国内的混动车型一般给用户几个选择模式,虽然A3 e-tron也可以在仪表选择纯电优先等模式,但是实际上它什么时候起发动机压根就不让你知道,而且这车发动机介入的时候真的算无感。我觉得那样挺好,确实也没必要让用户知道,只需要满足功率需求以及真正节能就好。
后来再次开奥迪就是奥迪当时刚刚改款的国产奥迪Q7,印象最深的是隔音很好,内饰给人的感觉也比较舒服,并且在试验场坏路上的行驶质感很不错。所以这次开Q6是带着些期望的。
刚看到Q6的车时,就觉得车子的体量不小,比奥迪自家Q7尺寸更大。Q6是6/7座布局,我进到车内时第一印象是真不小,感觉离尾门很“遥远”。
我试驾的这台车是6座,中排座椅规格算是全车最高的,配了“老板键”,可以控制前排座椅和遮阳帘,并且带通风、加热和按摩,舒适性配置到位。
我还专门坐进第三排体验了三排座椅,同时我没有刻意调整前两排座椅位置,我只能说对于我这小个头完全能用,没有显得特别局促,而且它第三排靠背还有一点可调节的范围,这就是空间大的好处。只是坐垫偏矮,腿部没法完全支撑(比我体验过的好多6/7座车好)。
智能化方面,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倒是有,用起来也足够顺手。现在流行的HUD和国产比起来功能也更简单,显示的信息主要就是车速、交通限速信息以及车辆碰撞预警。
大屏是没有了,四块屏幕(包括后排控制小屏)只能算够用,基础功能都具备。中央扶手的小屏幕虽然简单,但是我觉得习惯了还挺好用,因为大多数驾驶相关以及空调的控制都在这里,全部放在最外层界面,触控会有反馈,有点以前实体按键的节奏,我不喜欢在大屏里到处找。
另外有一个小细节,奥迪不愧是“灯厂”,自动大灯在夜晚开启远光时,还有个动态效果,从中间慢慢向外扩散。而且这块大灯的铺路效果我觉得很不错,主要是横向铺路效果较好,几乎视线内的横向位置都能被照亮。自动远近光这些功能都不用说,使用挺方便,切换比较及时,不像之前用过的有些车该关的时候不关,该开又不开。
奥迪Q6定位于“全家人的奥迪”,看定位就是面向家庭用户,所以咱也不是老板,只坐不开,所以除了内外饰以及车内功能外,最主要仍然需要开起来看,而且就算只关注坐,也要动起来舒服才行。况且一家人的安全也要有足够的保证,车辆动态是安全的基础。
此次试驾的Q6为2.5T V6发动机+7速S-tronic自动变速箱的动力总成组合,官方最大输出功率220kW,最大输出扭矩500Nm,和现在的电动车动力相比肯定不如,在家用燃油车中还算比较好。
从体验来讲,总共三种驾驶模式,节能、平衡、运动。三种模式下,车辆在小油门起步加速时,动力输出算比较轻快,确实加速感不算强,起步瞬间动力输出相对平缓,不会有很战斗的感觉。当车速慢慢提升,以及转速攀升,在车速40左右时,动力有一定提升,此时加速感增强,不过动力提升的线性度并没有特别大影响,不至于很突兀。
全油门起步加速或者全油门超越加速,初段动力输出依旧相对平缓,需要稍微等待转速攀升才有较明显加速感。切换至S挡后发动机的转速维持比节能模式高几百转,这时候从我个人使用习惯来看我觉得更合适一些,因为此时动力响应更好,开起来更得心应手,不用慢慢等转速攀升。
从绝对动力来看,2.5T发动机带动这台Q6的能力足够,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城市中小油门的驾驶体验我觉得比大油门更好,车辆的响应上显得更迅速。偶尔需要大油门超越除了初段响应外动力性没有问题。
对于驾驶平顺性,发动机启动时的平顺性较好,发动机运行比较平稳。节能模式以及平衡模式下,车辆在低速或者高速时进行tip in或tip out时车辆没有明显顿挫耸动等现象,平顺性较好。切换运动模式时,同样工况,车辆会有很轻微耸动,日常不容易感知到,有时候响应和平顺是一对矛盾体,驾驶性上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
将变速箱换挡性能也放到这里来说,Q6的这台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平顺性上做得挺不错的,我觉得比前段时间开的大众自家的途观L或者是奔驰E300L更平顺。这台变速箱只是在1挡换2挡时的存在感稍强,或者频繁加减速时偶有变速箱发出轻微响声的情况(估计是加减速时刚好在换挡点或者动力突变导致),其余时间存在感比较弱。
奥迪Q6没有使用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常用的电子制动,依然使用的是传统的真空助力系统。在制动体验上,轻度制动时,踏板空行程较适中,踏板力我觉得较舒适,能够有适当的预载力,也能在踩下踏板时给到较舒适的踏板力反馈。制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较好进行调整。
中度制动时,制动响应表现不错,踩下踏板制动力能够较快建立,没有特别明显迟滞情况,车辆的减速度也比较符合人的主观需求,不过制动俯仰轻微偏大,稍微影响制动舒适度。
重度制动ABS介入时,车辆的稳定性没有问题,车辆能够平稳停车,制动效能主观感受较好,制动距离不长,制动给人的信心感较好。由于使用传统真空助力制动器,ABS介入时制动踏板有未解耦制动系统的弹脚现象(不能算问题,结构特性),不过只是能够感觉到ABS的动作没有严重影响制动脚感。
有时候开习惯了电子制动的车辆,开回真空助力的车时感受也挺好。因为有的电子制动的脚感由于标定的很差反而让制动的反馈很奇怪,如果不能真实反映制动情况还不如用回真空助力制动器,而且有机械连接至少在助力失效时更安全(针对全解耦情况)。
奥迪Q6的转向也分了3个模式,舒适、平衡、运动三种。三种模式都不是现在很多车辆的“超轻”手感,三种模式的区分做得比较明显。
方向盘在低速时,回正速度比较适中,回正平顺均匀,回正过程中车身控制稳定,没有明显的晃动感,回正效果稍有问题,有少许方向盘残留角,不过如果给一点动力输入也能够回正。高速时回正速度较快,中间位置震荡较小,能较快回正。山路行驶时的回正效果较好,回正迅速。
对于转向响应,车辆在中心区响应的窗口(转角空行程)中等,不过对于转向的响应量不算很充分,因为车比较大,如果响应量太足后排乘客的体感会比较难受。力矩死区(力矩无变化区域)适中,有较明显中心感,随着转向输入力矩增加较明显,力矩增益量较足,力矩增加的线性感不错。
山路行驶时,转向的力矩反馈比较清晰,能够较明显反馈行驶的情况,而且转向没有明显摩擦感。不过转向时,转向的橡胶感稍明显了一些,转向有点不够直接。
转向对于路面干扰有较好稳定性,没有出现转向干扰的情况,高速行驶转向也没有摆振情况,只是低速快打转向时有轻微助力不足(较少)。
因为车辆又高又长,对于操稳本没有太大期待,但是实际上奥迪Q6的操稳性能在这么大的SUV当中不算差,足以应付大多数情形。
奥迪Q6带有 DCC自适应动态悬架,也有三个模式可选,不过三个模式之间的差异其实没有特别明显,日常工况不太容易区分。
直行稳定性方面,车辆急加速没有明显扭矩转向情况,路面变化干扰也能保持直线行驶不需要过多修正,加速俯仰控制比制动俯仰控制好,俯仰角度较小,急加速时车轮的抓地力也较好没有打滑现象。
山路转弯行驶,稳态时偏中性转向的感觉,车辆比较稳定。弯道中加速行驶,也是偏中性转向,可能由于带有奥迪quattro适时四驱系统,车辆的稳定性较好。弯道中进行不同力度制动,有轻微过度转向趋势,不足转向趋势较晚,车身控制很稳定没有明显摆动。马牌的这条sport contact6轮胎在山路上抓地力挺好的,极限比较高,会让人信心感好一点。
在进行变线工况时,车辆的侧倾中等偏大,但是侧倾的线性感和侧倾速度控制较好,侧倾的回复收敛也较好,可控性和稳定性都较好,这么大一台车能给人足够信心做一些大动作。
前面提到操稳时,说过主观感觉底盘模式对于操稳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三种模式下的底盘平顺性确有较明显区别。
舒适模式下,这台车在经过一些破损路面、补丁、坑洼等特征路面时,初级平顺性的车身控制较好,车身有轻微俯仰但比较少,也有轻微侧倾运动,车身控制较为平稳。在经过一些连续起伏路面上,车辆的垂向起伏稍明显,车身腾空明显些。切换至运动模式后,车身的控制有所加强,俯仰动作的控制加强较明显,尤其是起伏路面明显车辆的接地性更好,在山路行驶舒适性更好。
舒适模式下,在一些粗糙路面上,方向盘、踏板上有轻微次级小振动,平滑路面上颠簸感较少。然后在路面接缝、小减速带等小冲击激励下,悬架的过滤效果不错,触感比较柔和,能量感较小。对于大坑、大减速带、台阶等大冲击工况稍差一点,冲击的触感较硬,经过大减速带簧下有轻微振动。
切换运动模式后,车辆的路感明显增强,对路面信息的反馈更强烈直接,平滑路面的颠簸感变得更明显一些,不过也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小冲击的路感相对更明显。大冲击同样触感稍硬,不过簧下的控制变好。
奥迪Q6的底盘舒适性给人的感觉总体是偏舒适设定,但是也不是那种目前很多人喜欢的“大船”的感觉,不会是晃晃悠悠的感觉,我更喜欢这种有控制的舒适,能应对大部分路况,只有极个别随机工况有一些小缺陷,对于一台城市SUV我觉得足够。
这台Q6体验下来,有点“水桶车”的味道,因为在驾驶部分比较均衡,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每一项都能达到一定水准,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小问题,不是那种一遇到就让人崩溃的大问题。
不过要说这台Q6在这些部分有多么强悍,确实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有的地方如果挑毛病依旧可以继续优化,当然如果不是特别挑剔的用户基本都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如果大家需要一台传统豪华燃油大SUV,又对BBA有执念,还想有一些性价比,那么奥迪Q6可以加入到购车名单中一试,买车与否还是需要以自身需求体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