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重工:挺起中国重机行业发展的脊梁
发布时间:2024-09-05 16:59:22

  在大连,有这样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它走过了国企低迷的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3年痛苦脱困的20世纪90年代,承受了多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在我国重机行业普遍亏损或微利的时期,一直挺直腰杆,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健发展态势。它就是大连重工犹如一颗蓝色的企业明珠,跳动着务实创新的时代脉搏,迸发出气势雄浑的磅礴力量。

  大连重工即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集中优良资产和主营业务实现整体改制上市的股份制公司,是国家重机行业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

  大连重工设有一个总部五大研制基地,拥有8个分公司、14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子公司和3个参股子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00余人,总资产近200亿元,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大连重工主要为冶金、港口、能源、矿山、工程、交通、航空航天、造船等国民经济领域提供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现已形成冶金机械、起重机械、散料装卸机械、港口机械、能源机械、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零部件、工程机械、海工机械等九大产品结构。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市场下行压力,大连重工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为目标,坚持“人才集聚、创新升级、产融结合、高质发展”的企业战略,以技术为先导,创新为驱动,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科学发展。2013年,大连重工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创利税8.4亿元,运行质量在国内重机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今年以来,在全国重机行业发展压力加大,增速持续放缓的形势下,大连重工着力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先后在超大型船用曲轴国产化研制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继研制成功11S90ME-C型特大对接型曲轴后,又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长全冲程6G80ME-C型曲轴,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惟一一家能够制造该型曲轴的企业。

  日前,大连重工又签订了10台三代核电站机组环吊和乏吊设备合同。至此,该企业签订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起重设备已达27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截至目前,大连重工今年已完成近30项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收入占到企业总收入的40%以上,综合经济指标居同行业前列,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企业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迈出新的步伐。

  老产品不断升级,新产品加快研发是近十年来大连重工产品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大连重工对传统主导产品实施脱胎换骨式的技术升级,以环保节能、高可靠性、高效率加速了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步伐;瞄准国家产业战略的发展方向,以令国内外同行瞠目的速度,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绿色重机”已成为大连重工产品的代名词,使大连重工同时走进了中国企业500强、世界机械企业500强的行列之中。

  早在2005年,大连重工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未来市场的需求。在全国重机行业一片顺境中,大连重工把技术创新的着眼点放在了对传统主导产品的技术升级上,以“节能、环保、高端、高效”为方向,对在国民经济基础领域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散料装卸机械、冶金机械、起重机械、港口机械四大类传统主导产品进行脱胎换骨式升级换代,先后研制出世界最大的2万吨桥式起重机、世界首套折返式三车翻车机、国内首套最大规格6.25米捣固焦炉SCP一体机、万吨级超大型堆取料机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装备。实现高端升级的传统主导产品显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超大型散料机械使大连重工进入世界先进设计制造企业行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并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三车翻车机凭借世界独有专利技术,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大型焦炉机械、大型冶金车辆、超大型起重设备更是享誉业内,牢牢占据国内主导地位。

  在持续推进传统主导产品迈向高端的同时,大连重工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发出风电核心部件、大型船用曲轴、大断面隧道掘进机、核电起重设备、大型高端铸锻件等五大成长型产品,并大力推进产品的深度研发和产业化运作。大连重工快速突破和掌握了多项核心制造技术,研制出国内首台6兆瓦风电齿轮箱、国内首支世界最长全冲程6G80ME-C型曲轴、国内首台三代核装卸料机、乏燃料容器起重机和燃料抓取机、国内首件AP1000试验用核一级核主泵泵体等重大装备,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风电核心部件、核电起重设备和大型船用曲轴研制基地,五大类成长型产品业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支撑。

  近两年来,大连重工以雄厚的技术实力,进军海工、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天文观测、航空航天、矿山设备等全新的产品领域,相继研制成功世界首台50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馈源支撑系统驱动装置、国内首台大运载火箭发射平台脐带塔、国内首台世界最大矿车用减速机、世界首台日产350吨煤气煤粉两用活性对烧窑等重大战略性新产品。同时,钻井平台起重机、海工设备齿轮箱、余热利用设备、煤制天然气设备、矿用挖掘机、全移动破碎站等极具市场潜力的高端装备也不同程度地突破了技术和市场瓶颈,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大连重工形成了以传统产品为基础,成长型产品为拉动,战略性新产品为新增长点,多元化、立体式新型产品结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大连重工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30项以上,关键技术科研攻关60项以上,在我国七大重机企业中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先,运行质量在同行业连续十几年拔得头筹,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振兴和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海外工程总承包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业绩的重要标志。早在2004年,大连重工就取得了商务部颁发的对外工程总承包资质证书,成为国内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家具备承揽海外工程总承包资质的企业。

  作为我国重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大连重工的冶金机械、起重机械、港口机械、散料装卸机械四大类传统主导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在性能、价格、质量、工期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实力。

  2007年4月,大连重工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竞标中脱颖而出,成功签订了叙利亚拉塔基亚集装箱码头4台岸桥总承包合同,实现了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零的突破,从此开始了由单机生产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变。与此同jinnian金年会官网时,针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大型堆取料机、大型冶金起重机、连铸轧钢设备、转炉等出口产品,大连重工采用了“借船出海”方式,先后与德国西马克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三菱商社,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等国外知名企业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了企业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重工凭借精湛的质量、可靠的周期和合理的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连重工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供的12台大型堆取料机完全是由企业独立设计制造、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项目,也是我国重机行业矿山大型成套散料设备首次打入国际市场的里程碑项目,标志着大连重工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打造世界级散料设备研制基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连重工依托工艺、主机和品牌优势,全力做大做强设备成套和工程总承包市场,通过建立“核心制造+成套经营”的新商业模式,大力延伸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效益水平。近几年,大连重工承建了国内60万吨电石工程等20项电石炉EPC(设计、采购、施工)总包项目,合同总额近70亿元,在国内电石炉设备制造及总包领域能力一流、业绩突出、优势明显。同时,大连重工成功进入散料料场工程总承包领域,承建了翻车机小区等多个EPC总包项目。目前,大连重工承建的各类成套和工程总包项目达60多个,覆盖堆取料机、翻车机、装卸船机、焦炉机械、电石炉、石灰窑、轧机、连铸等10多个产品类型,成套和工程总包年订货额占到企业年订货总额的30%以上,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大连重工以由国内到国际、由单件到整机、由批量到总承包的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该集团提出的“让中国的品牌叫响世界”绝不是一个口号。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传统产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的局面,早在2006年大连重工就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对发达国家市场,以批量化和效益型核心零部件出口为主;对发展中国家和资源新兴国家市场,以批量化和效益型整机出口为主”的近期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逐步实现对发达国家整机批量出口”的中长期国际化战略。

  产品标准国际化、经营战略国际化,是大连重工以技术创新作为进军高端国际市场利器的两大手段。多年来,大连重工始终瞄准高端客户,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如按照世界顶级标准自主设计制造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锰矿堆取料机并成功交付客户。去年,大连重工与澳大利亚劳黑尔公司签订了9台超大型散料装卸机械和港口机械供货合同,全部机型均为国际一流产品,其中14400吨/小时斗轮取料机和15280吨/小时固定堆料机是目前世界装卸能力最大的堆取料机,标志大连重工跻身世界一流散料装卸设备供应商行列。目前,大连重工自主研制的盾构机、核环吊、大型环保焦炉机械、大型堆取料机、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大型装卸船机等高端整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出口订货额已占企业出口订货总额的70%以上。

  从零部件出口到整机批量出口,再到海外工程总承包,短短几年,大连重工完成了国际化经营的三段式跨越,目前产品远销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出口比例达到66%。2013年,大连重工实现出口订货4亿美元,出口创汇2.6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出口订货近2亿美元,全年计划完成出口订货5亿美元以上,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打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平台,建立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推动企业技术发展的基本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重工目前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组建国家风电传动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内部建有1个设计研究院、7个专业设计院、1个电气技术研发中心、1个德国海外研发中心,建有3个实验室、4个技术研究所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设计研究院(研发中心)为研发主体,实验室(研究所)为试验基地,冷热加工技术并举,专项技术作支持,辐射全公司的研发、设计、实验三级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健康发展。

  目前大连重工拥有130余项发明专利、12项国际专利,21个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创造了200余个“中国第一”;每年开发新产品30项左右,关键技术科研攻关60项以上;先后承担了6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9项辽宁省科技重大计划项目,其中包括863计划项目1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

  近3年来,大连重工产品共获市级以上科技奖30余项,其中世界首创的2万吨多吊点桥式起重机先后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双主梁多吊点起重机专利项目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

  多年来,大连重工一直遵循“创新求发展,人才为根本”的科技兴企战略,结合新产品开发、主导产品技术升级、新产业领域拓展与科研等,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采取“外引内培”两条腿走路与激励机制并举大力推进。

  结合船用曲轴、隧道掘进机等新产业领域重大拓展项目产业化运作,大连重工引进了高水平国内外专家和先进技术,实施引智创新。在船用曲轴项目研发过程中,引进国外专家,同时通过引进国外专家和技术,培养、形成企业自己的创新团队,快速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突破,取得了“开发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专家、搭建一个平台、带出一支队伍”的效果。

  大连重工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建立起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每年通过导师制、名师带高徒、百名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各类专家、技术骨干及青年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加速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每年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200余名。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实行专家年薪制等,这一切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营造出良好的竞争与发展环境,使人才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从优秀到卓越,奋进的脚步从未止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大连重工将全力践行“人才集聚、创新升级、产融结合、高质发展”的企业战略,以打造世界一流重工企业的豪迈情怀,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企业科学发展的新辉煌。


本文由:金年会重型设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