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行业应该会是一个漫长的上升周期
发布时间:2024-08-20 12:02:28

  翻阅了多份研究报告和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后,今天可以总结下对造船周期的理解了,先说结论:这波造船周期应该会是一个漫长的上升周期,启动时间应该是2021年,往长看可能到2030年去。

  周期很长,但是整体看下来现阶段若想出现爆发式持续上涨应该是比较难的,最有可能的走势就是上涨一段时间调整一段时间,中途不排除有A字形走势,因此个人认为,对于造船周期的投资,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回调20-30%时进场,获利30个点左右出局,持续跟踪持续参与为上策;当然对于愿意长线投资的人来说也是可以考虑长期持有,不过空间有多大真不好说,按照现有逻辑个人认为空间不会很大,未来空间是否有10倍行情应该需要不同逻辑的刺激,如果出现以下逻辑,10倍空间则有可能:

  1、锂电池或者氢能源电池的技术突破,新能源船运营成本相对燃油船具备较大的经济优势,从而引发传统燃油船的集中大面积的替换。

  2、两年时间内因为某种因素再次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引发干散货船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3、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在现在的基础上全球某重要造船产能出现大问题,从而引发造船价格居高不下。

  以上是三种假设,如果出现,这轮造船周期肯定是暴力的,对应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也会出现暴涨,当然还有更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会让这轮周期出现爆发,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出现逻辑的改变才可以考虑暴涨的可能,否则在目前的位置本人是不会重仓参与更不会追高买入。

  首先造船行业对应的上市公司不多,主要的还是南北船合并之后的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旗下的九家上市公司,如图所示:

  中船工业集团旗下的三家公司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侧重船舶制造,中国重工集团旗下六家公司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应急、中船汉光久之洋更侧重船舶设计与配套。

  复盘造船行业百年历史,船舶交付量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供需配错所致。船舶行业整 体供需较难形成平衡,同时也受到政策、战争等因素影响,行业周期属性明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全球的造船产能2012年达到了顶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去产能周期,如果不是新冠和俄乌战争影响了集装箱船运和油运周期,那么到了今天产能的去化可能会更彻底。

  造船行业玩家并不多,目前基本就是中、韩、日三国参与,其他国家几乎没有产能,而我国目前基本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不同于别的周期股,造船周期因为交付时间长,所以利润兑现往往比较慢,一般需要订单增长2年以后才会开始有利润兑现,而市场预期今年造船利润好就是因为22年以前接的订单都是低价的订单,21年开始接的高价订单要到23年才开始交付,这个时候造船企业才会有不错的利润出现。

  说到订单的增长,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订单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20-22年是一波超级航运周期,对应的主要是集装箱船运价大涨,下游的海运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因此这些船东有动力也有实力造更多的新船,但是集装箱船只是占据所有船类的一部分,如图:

  从公开数据我们知道,21年新船订单处于爆发,但是22年同比是有所下滑的,不过好的一方面是由于船价上涨,总的订单金额同比还是增长的。现在这轮周期比较让我担心的就是随着集装箱船的高峰期已过、俄乌战争缓下来之后油运和液化气船订单下降,同时收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干散货船订单青黄不接,那么这波周期就存在夭折的可能。

  眼下的高景气就是21年那波订单的交付,交付之后市场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但是造船公司的估值又高高在上,那么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看到这个因素后不敢下大仓位的原因。

  至于怎样才能让这波周期延续下去呢,最好的就是替换了,因为上一波交付高峰期就是2005年到2012年,考虑到船的生命周期是20-25年,而20年船龄的经济效应会大幅度下滑,那么对应的更新时间应该是2025年到2032年,而25年交付的新船需要在23年开始下订单,假如市场按照这个逻辑在推进,那么这波周期就肯定要延续。

  通过历史参照,我们会发现股价和订单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假如2030年达到这波周期的订单高峰,那么我们就基本推断这波周期要延续到2030年,不过如果一波周期是可以按照数据可以推演的,那么这波周期或许就不是非常景气的周期了,这里需要的还是神秘力量的推动才可产生超级周期。

  另外造船需要考虑的就是成本因素了,原材料、人工占比是比较大的,而钢材的过剩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基本事实了,所以接下来如果没有特殊因素,原料成本维持在低位应该是可以想象的,另外一个就是人工了,这个就需要造船企业通过智能化来降本增效了。

  3、集装箱船运价格如果晚两年爆发那大概率会产生超级周期,而提前的两年让造船周期提前,提前就相当于把周期拉长了,这对于本轮周期是个伤害。

  4、最难的还是估值问题,眼下造船企业因为利润很差无法估值,以中国船舶为例,我们乐观估计景气时公司净利润200亿,那么给多少估值合适呢,10倍还是5倍PE?

  MAN在4月份的文章中提到,船舶平均寿命25年,不仅需要考虑新造船来实现碳中和,现有轮船改造也是减碳的重要手段。经济长期不景气是可以预期的,企业也会有动力去延长现有资产的使用寿命。譬如今年谷歌在财报中宣布,将一些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到6年,Meta也是宣布将设备的寿命延长到5年,微软去年则已经将服务器寿命延长到6年。亚马逊也早已经将寿命延长到5-6年。而之前,这四个巨头的服务器寿命都只有3年就换新的。

  恰好思考过这两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第一,全球化变区域化,不但不会减少需求,相反会增加需求。一个体系打破形成多个小体系,每个小体系都需要重建商品生产链条,也就相应地增加海运需求。比如俄油俄气管道输欧变成美液化气运欧。可悲的是,这是以全球生产效率为代价的变化。第二,换发动机以适应环保要求,一般是船龄较新的船,这些船本不在替换范围内的。高龄船不是换发的问题,旧船塞进个新发动机是没啥经济性的。就象一辆开了10年的车,大家的选择是换新车而不是给的车换个新发动机。

  经历过上次造船高峰的人说,世界上再也不会有2007的那波高峰了,那时候真是中国需求造成的,那以前中国造船能力真不行,但那时候中国钢厂对铁矿石和电厂对煤碳的需求推动了对中大型散货船的需求,带来了一波疯狂的船市,所以唱多船市前先去看看大宗货物的情况,如果大宗货物没牛市,船市也不会有大的牛市,就象前两年一波箱船小高潮一样,看看今天还有哪个船东大手笔下单?

  对于造船行业,基于我目前的认知,我的策略:1、值得参与,但是不敢重仓2、趋势投资为主,不追高不格局3、等待强逻辑的出现,一旦出现上大仓位

  经历过上次造船高峰的人说,世界上再也不会有2007的那波高峰了,那时候真是中国需求造成的,那以前中国造船能力真不行,但那时候中国钢厂对铁矿石和电厂对煤碳的需求推动了对中大型散货船的需求,带来了一波疯狂的船市,所以唱多船市前先去看看大宗货物的情况,如果大宗货物没牛市,船市也不会有大的牛市,就象前两年一波箱船小高潮一样,看看今天还有哪个船东大手笔下单?

  对于造船行业,基于我目前的认知,我的策略:1、值得参与,但是不敢重仓2、趋势投资为主,不追高不格局3、等待强逻辑的出现,一旦出现上大仓位

  基本同意文章的推理和结论。我补充几点:第一点,未来的航运需求会否被全球化变成区域化带来抑制?譬如美国的进口,改为墨西哥进口为主。欧洲的进口也是以东欧等国家进口为主。譬如今天看了一下联想的新闻,有提到,“早在2015年,为了助力联想墨西哥工厂顺利投产,当时的深圳工厂(南方基地前身)专门派出工程技术专家,帮助墨西哥工厂搭建端到端的制造体系,并“手把手”培训墨西哥工厂员工,协助其产能顺利爬坡。2022年6月,联想集团匈牙利工厂正式全线投产,成为联想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最新布局和重要一环。该工厂最初的四条产线以南方基地同类产线为母本进行设计、制造,并通过中欧班列等运抵匈牙利。随后,南方基地其他成熟的数字化、信息化、绿色制造等技术也相继引入匈牙利工厂。如今,联想集团在EMEA地区超过90%的数据中心产品,以及约50%的Think台式机和工作站产品均由该工厂生产。”可以看到,联想在欧洲(匈牙利),美洲(墨西哥)都已经建立了生产基地,EMEA地区的很多产品都已经是匈牙利生产。那么这些区域化的产销一体化,可能绕过跨国之间的海运,而改由陆地运输,铁路运输完成。那么会否对全球海运的需求带来抑制?

  其实这波船周期跟上一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很像,光伏靠着产业红利拿到了世界份额这个产业站到了世界前列,同样船舶工业也是世界订单份额迅速提升到第一位,三一当时也是出口份额迅速增加,2020年是新能源、23年是船舶工业、航空工业目前还看不到能出口的苗头c919还没听说有订单的,一正在或者将要崛起的行业给多少估值合适。这都是未知,唯一确定的不就是订单份额全球第一么。

  长周期确定,时间越长里面出现的跨周期的因素越多,而且周期越长,参与资金到后期对于周期的定价越弱,反而往往会按照成长股来定价,这就是上波周期走成大牛的原因,未来也有可能,另外就是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会有很多预期外的因素叠加。最后就是所有的十倍股,刚开始的时候,谁也预料不到会涨那么多,只是走着走着资金形成了一致性预期导致,金年会棋牌官网现在只是知道,这波周期挺长的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


本文由:金年会重型设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