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4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青山区的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只见各工序车间正开足马力生产。
武汉重工集炼钢、锻造、有色铸造、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制造等生产工序于一体,是国家造船、核电工业在中南地区最大的配套铸锻中心。
“公司3月18日获批复工,次日就投入生产,目前复工率达98%,产能已恢复到正常状态。”武汉重工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林春生说,争取上半年、下半年各抢回一个月,补回停工损失,奋力完成年度业绩增长10%的计划。
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身份登记、消毒后,记者进入占地1000余亩的厂区,矗立着一个个生产车间。时值周末,生产却一片忙碌。
“返岗生产,做好防疫是基础保障。”林春生说,公司高度重视复工复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早在3月初,就在青山区支持下邀请外地援汉疾控专业人员到公司指导各项防疫工作,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获批复工前,已对首批返岗490名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测。
武汉重工有25个生产单位和二级管理单位,还在青岛建有全资子公司“海西重工”。一个月来,员工经过严格体检,分批返岗近1800人。
公司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防控方案,严防出入口管理,各门岗设有24小时体温检测处,员工测温正常扫健康码并出示“正常通行”凭证方可进入。此外,各基层单位全面开展现场清洁和消毒,每天分时段对员工开展三次体温测量,建立记录台账,监测全员健康情况。
厂区内设一个大型食堂。复工后,食堂提供中、晚餐,但只有盒饭不提供堂食。员工以部门为单位头天预订,次日饭点前派人分时分批前往领取,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防控风险。
19日上午11时,武汉重工锻造车间,一台操作机钳口稳稳将一个重约7吨的长方体钢锭“咬住”,精准送往压机下方。这台提供3800吨压力的压机,在工人操作设定下,从各个角度对加热到1250℃的火红钢锭开展锻压塑形。约1小时后,一个符合技术设计要求的船用锻件加工完毕,通过天车运送到下一个工序等待热处理。
“我们三个厂房作业人员190人,到岗率98%。”锻造车间负责人陈国红介绍,从1月22日放假到3月19日复工,车间停产近两个月,加工量有所积压。作为前工序,锻造车间复工后迅速启动生产,通过岗位复合克服人员不足问题,为后续工序生产争取时间。复工一月来,锻件产量超4000吨,月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林春生介绍,目前,公司各车间正根据订单,按轻重缓急倒排节点,四班三倒加速生产,员工们干劲十足。他坦言,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
复工初期人员不足,急需提升生产效率。武汉重工推行弹性、协作工作制,督促职工做到工种复合。公司根据具体生产任务确定到岗人员,安排工序岗位任务不足的职工到生产任务繁忙的工段班组参加战斗,促进整体效率全面提升。
3月初,省外企业陆续复工,武汉重工部分重点配套产品交货迫在眉睫。公司在各级部门支持下,争取到铁路专用车皮发货,确保急件产品发运。一个多月,共发运15车皮、约800吨货物,包括舵杆、舵销、汽缸盖、电站锅炉管道、石化管道等产品。
“因为不能到现场参与谈判,我们错失一个1000万元的轴带发电机订单。”生产部部长曹志勇说,前期武汉疫情影响,人员出城受限,订单量比往年同期减少近20%。近半个月来,公司通过线上投标、答疑等方式,开拓市场。
“华龙一号”是代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名片。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工程一期工程,规划建设规模为4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堆型核电机组,组织招标“1、2号机组工程主蒸汽超级管道设备”项目,标的1200万元。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蒸汽超级管道供应商,武汉重工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了进口替代。几天前,公司网上利用微信、邮件等方式做好售前报价,提交参标资料。
早在2月12日,公司旗下海西重工就复工复产,目前复工率达100%。两个月来,企业主动出击,精准营销,实现逆势突围:承接订单不降反升,超出计划的20.8%。主打产品柴油机曲轴订单已销售9支,收入近1000万元。
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业运量下滑,直接影响到造船行业。船用设备配套企业市场同样受到波及。
“境外疫情蔓延扩散,带来长期不确定性。”林春生说,下一步,将在大基建领域寻找切入点,紧盯产业上下游、行业左右沿需求,聚焦大项目,全力以赴抢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