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受“地摊经济正规主力军”——五菱专用车推出的带动,五菱汽车的港股股价,在6月3日、4日由0.199港元/股暴涨至0.500港元/股】
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罩经济,再到目下推出翼开启售货车、打开车厢即可卖货的地摊经济,五菱从秋名山一战成名之后,从来就不缺段子。
比起奔驰,以及让人宁愿在车里哭的宝马,五菱同样是一个神迹般的存在。尽管大家把它推上神坛大多都是因为调侃,但调侃的同时却不免带有点敬意。
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大街小巷中,总会有那么一辆车,上长着一双“小翅膀”;更多做小生意的人,大多会喜欢这辆车,因为它便宜,却超级能“装”。又一个段子说,千万不要跟五菱的司机发生冲突,因为你不知道从车内能下来多少助阵的人。
今天的五菱,因为更多的时候,是被人叫做“上汽通用五菱”,所以它常常被人当成是上汽的车,甚至是上海的车。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抽丝剥茧,你就会发现在它的身后,藏的却是一座非省会、不沿海、没资源,在城市竞争中硬是靠着工业突围闯出了一片天的南国小城——柳州。
【图说:柳州的地理位置。图中蓝圈标注的,从东北到西南分别是广西三大城:桂林、柳州和南宁】
这个城市没有麦咖啡,没有无印良品,没有汉堡王,也没有7-Eleven,没有全家,没有爆掉的瑞幸咖啡,没有喜茶,没有宜家,也没有Zara。但这并不妨碍他人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这座城市。
和东北向的桂林一样,它也是一座山水之城,是柳宗元的最后归宿,更重要的是,它的头上曾经还戴着这样一个冠冕——广西“工业的心脏”。今天的它,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称号——中国汽车城。
要知道,汽车城的称号一般给的是长春、重庆、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最特殊的无非十堰,但柳州却偏偏在一群“大象” 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不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另外,工程机械领域的“柳工机械”的“柳”字,便是指柳州。而街头上随处可见的神车——上汽通用五菱(简称五菱),很多是从柳州驶出的。
这些大手笔,很难和柳州对上号,但事实确是如此。寻找柳州,不仅是为了还原这座小城本来的面目,更是为了重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拼图。
这座城市也让人看到,一个小城是如何通过坚守并光大自己的初心,在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中获取命运的转机,并赢得生存的底气的。
1000多年前,柳州这个边远小城曾迎来了一位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司马后,又一度改任柳州刺史。
尽管是贬谪,但在柳州任内,柳宗元依旧广施惠政,有德于民。这也让柳州对他感怀至今。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里描绘了柳州景象: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江为柳江,在柳州市区七拐八绕,很像“S”打横之后的样子。古籍中称柳州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称“壶城”。发源于桂林临桂的洛清江,则于柳州的鹿寨县汇入柳江。
唐代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桂柳运河开凿,其西接洛清江,东接良丰河入漓江。
它不仅让柳州与桂林的水路交通缩短了近三分之二(全航程仅300里),更重要的是,它和广西历史上的另一条运河灵渠(连接漓江和湘江,而湘江又汇入长江)一起,沟通了柳江与漓江甚至长江的水路;
这也让柳州在交通主要靠水路的古时左右逢源,南北通吃;加上柳州处于广西的中心位置,自然而然,就成了广西金年会棋牌官网的商业重镇。
【图说:古桂柳运河原名叫做相思埭运河。其中间高,两端低。以今分水塘为东西界】
其中沿江北岸中段码头地处柳江路,原名沙街,是大商户开设经纪行(又名平码行或九八行)集聚经营的地方,主要为客商办理货物进出口业务,不论来自柳江上游、支流龙江上游等地的出口土特产,还是来自柳江下游的梧州、广州、香港等地的进口工业商品,都在此集散。
其他地方,如小南路经营布匹、洋杂百货,号称“苏杭街”;柳江路西段、谷埠街是米谷集市,美名“米行街”,同样商贾云集、人流如织。
“一条扁担颤悠悠,挑担白米下柳州”,至今是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等地流传的民歌。
1925年广西统一之后,统治广西25年(1925-1949年)之久的新桂系曾谋划将省会迁往柳州,虽未成行,但在“建设新广西”、发展新式工业等理念下,当地政府还是把柳州当作广西的实业中心、交通枢纽,并作为市政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展的城市。
在多年商埠文化的熏陶之下,柳州人被训练出了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这使柳州人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善于调整经营方略。
一旦进入工业社会,柳州人能很快地适应市场、开拓进取,在机械制造、生物化工、采矿冶炼、军工制造及城市建设等方面,表现得同样突出。
1925年至1927年,柳州修建的公路居全省之冠,以柳州为中心的交通枢纽主骨架已基本形成。
1928年春,柳州机械厂破土动工,同时对外订购设备和招募人员,开办技术学校,从事普通机械及部分军械设备的修理和制造,甚至组装飞机。
这也让柳州机械厂成为当时的“广西工业中心”,其资本相当于广西其余32家机械修理厂总和的3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此外,柳州酒精厂、柳州士敏土厂等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柳州因此一度被誉为广西 “工业的心脏”。(《钢铁熔铸的记忆——柳州工业博物馆开馆侧记》,尹华平、李旭东、刘创举,广西新闻网)
1933年6月,6架双翼教练机在柳州机械厂仿制成功。接着它再接再厉,在年底成功仿制两台木炭发动机,并用其中一台组装成一辆木炭汽车,开到南宁展览,轰动一时。
所谓的木炭汽车,其实就是使用木炭代替油炉作为动力来源。除了柳州,20世纪30年代初,沪、豫、湘、晋、赣等地也出现过这种汽车。它们的出现和汽油等原料紧缺有很大关系。
经实际测试,每公里消耗木炭1市斤,耗费仅为当时汽油的1/10,每加一次木炭,汽车可行驶4小时,时速达到40公里/小时,基本达到汽油车的水平。
这种车的工作原理是,点燃炉膛内的木炭(木柴或煤炭)后封闭炉盖,调节进入炉膛的水量,控制木炭燃烧,人为造成炉内缺氧,使燃料处于半燃烧状态,从而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经过瓦斯管、粗细滤器过滤后,到达混合器并与外界进入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后进入气缸,通过电火花点燃爆发而产生动力输出,驱动汽车运行。
木炭车的诞生,掀开了广西进行汽车生产的华丽篇章,为之后柳州建设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城市点燃了星星之火。
也正因工业相对发达,柳州在随后爆发的抗战中依托自身的工业基础,积极支援抗日战争。随着湘桂、黔桂铁路和公路的相继开通,柳州成为战时重要的交通枢纽,沦陷区的文化、教育、军事等机构和一大批官办、民办企业纷纷移驻柳州,它成为战时西南的重要工业城市。
1942年,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与广西省政府合资兴办柳州电厂。1943年6月6日,黔桂铁路正式通过柳州与湘桂铁路接轨联运,便利的铁路交通为柳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3年10月29日,全国工程师学会100多名会员再次来柳州考察,对广西省建设厅拟在柳州建设西南工业中心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尽管1944年柳州为日军所占,生灵涂炭,工业更是受到摧残,但挺过无数战火之后,工业种子一旦经过春风的吹拂,便会顽强地发芽、开花。
1958年,国家为支持广西建设,决定在广西设立三大工业区——在南宁设立江南工业区,在桂林设立瓦窑工业区,在柳州设立柳北工业区。广西当地派人赶赴东北工业基地和上海,请求支持广西工业发展。
1958-1966 年,从沿海及北方老工业基地迁入一批工矿企业,调入一批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
为了留住他们,广西决定,上海迁广西企业的职工,继续拿高于广西工资的上海工资;上海迁广西企业的职工,爱人是农村户口的,到广西后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到工厂当工人。
在这样的全力支持下,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柳州建筑机械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柳州第二化工厂、柳北水厂等十大工业项目开建,形成了以国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结构,同时也奠定了柳州重化工业的基础。
1960年,在城市规划方案中,柳州被定位为“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和交通枢纽城市”。
从柳州机械厂分离出来,并于1958年在柳州郊区河西村破土奠基的柳州动力机械厂,最初生产船用发动机,后来自主研发生产拖拉机。1966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开创了拖拉机时代,并以年产5000辆的生产能力,于1978年跻身“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
同时期,原先的柳州机械厂与其“重续旧情”,在1969年全国掀起的第二轮“汽车热”时接受广西政府的下令,与柳州农业机械厂联合生产汽车。
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下,参照苏联货车的外形,广西第一辆130型载货车终于试制成功,命名为“飞跃”牌,使用茶油作为燃料。
在受邀参加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20周年献礼汇报时,“飞跃”更名为“柳江”,从此打上了柳州制造的烙印。
1973年3月31日,经上级批准,柳州农业机械厂正式挂牌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汽车制造厂”。
此后,“柳江”牌汽车被纳入当时政府计划生产的重点产品,逐年批量生产,1969- 1980年共生产7098辆。1981年2月 17日,经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批准,柳汽首批参加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实现了由“柳江” 牌、“广西”牌汽车向“东风”牌汽车的转型。
1983年1月起,柳州汽车制造厂被划归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由东联公司具体管理,成为二汽紧密联营厂。12月9日改名为“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柳州汽车厂”。这正是今天“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即东风柳汽的前身。
可以说,“柳江”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两个厂的命运,也改变了柳州的工业发展模式。从那时起,柳州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如奔腾的柳江水一般势不可挡。
因为农村土地“包产到户”,国家进行体制改革,农用机械不再由农机局负责“埋单”包销,柳州拖拉机厂一下子风光不再。为了生存发展,工厂一度实施“以杂养专”的政策,被迫转产万家牌缝纫机、织布机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农机部军工局引进一台日本三菱小货车,组织国内相关厂家研究攻关。虽然“相关厂家”没有轮上柳州拖拉机厂,却让柳州拖拉机厂意识到,微型车符合当时国内对低端客运、货运车型的强烈需求,是企业转产的好选择。
此时的柳州机械厂恰好同样瞄准了微型汽车这一目标,在1981年研制出了270Q系列微型汽车发动机,两家企业携手同克难关。
围着一辆外国微型货车,柳拖人拆下2500余种、5500余件零件,一件件手工测量、绘图。在那个缺乏精密测量及制造器械的年代,他们硬是凭借着一股子倔强,用机床车,用锤子一点点敲打,在1982年1月造出第一辆万家牌微型货车,开启了柳州微车制造的时代。
直到今天,1964年从广西铁路局政治部调到柳拖任副厂长、厂长的丁叔(原名姜公望)还记得当年转产过程中发生的四件事。
第一件事:1981年4月,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乔晓光书记到柳州来,听取厂里的工作汇报后,明确鼓励柳拖转产,面向市场。
第二件事:柳州市为了帮助柳拖面向市场找产品,把轻工局、纺织局、商业局、银行、财政局等一起召集到厂里开会,帮柳拖出谋划策。
第三件事:对柳拖转产汽车,当时厂领导班子也有分歧。后来市里把厂里的领导、党委全部请到市委开党委会,统一思想,这也是很少有的。会上,大家把想法摆出来,最后做出决定同意转产,这对柳拖是最大的支持。
第四件事:柳拖转产初期,厂里穷得揭不开锅。区里的财政厅根据区领导的指示,同意厂内把所有积压的拖拉机折价变卖,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这才让柳拖解决了“吃饭”问题。
“没有这四件事,我们的转产,任我们有多大的本事也很难。” 丁叔后来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回忆说,“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再加上我们员工的这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我们才开创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1985年,广西梧州人沈阳从昆明铁路局开远分局助理工程师任上加入柳州拖拉机厂,一开始在检查处担任科员。
为引进人才,柳州实行“三不要”,即不要档案,不要工资关系,不要工龄;后将“三不要”改为“五不要”,即不要档案,不要工资关系,不要工龄,不要党籍,不要政绩。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来柳州工作,担当重任。
此外,市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职工成才,通过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广西工学院,举办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养。
不能不感叹,在那个时代,难得有一个内陆三线城市有着如此开明的氛围和发展的锐气。
这极大地扶持了汽车产业的发展。1985年,工厂实际生产汽车4224辆,工业总产值7323万元,超额完成了“小货车达到3000辆,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的5年调整设想。
这一年,柳州拖拉机厂正式改名柳州微型汽车厂,成功转型微型汽车。1987年,微型汽车厂又开始引进日本三菱汽车的技术、设备和散件,生产出首批微面客车,因为质量好,产品还被列为“免检产品”。这一年,由五个菱形组成的新的标识被正式注册启用。
之后,一位名叫韦宏文的年轻大学生对在用的五菱商标图案进行了重新创意,新设计的图案由五个菱形组成“W”状,与“五”的拼音首字母吻合,加上又形似鲲鹏展翅,雄鹰翱翔,象征着五菱的事业不断发展。
1996年,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柳州机械厂也并入了五菱。近40年后,兜兜转转,两家企业又合到了一起。
像1969年年底筹建的柳州特种汽车厂(原名柳州冶金汽车修配厂,又名柳州有色冶金机械厂),原以大修汽车为主,但在1979年开始转产,当年12月试制成功第一台8吨黄河液压汽车起重机,这是广西第一辆汽车起重机;1982年,推出LZT362黄河自卸车和铝厂专用车系列产品。
1958年由500位来自上海华东钢铁厂的工人师傅创建的柳州联合机械厂并非为工程机械而生。1960年年初,建工部分配给柳州联合机械厂的试制推土机的任务,让它从此找到了方向,成为今天鼎鼎大名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柳工集团。
此外还有一家专用汽车厂——柳州市汽车改制厂,于1989年在柳州呱呱落地。它就是日后加入中国重汽集团的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至此,80年代的柳州在汽车产业实现了“转型三部曲”——从农机产品转型载货车,从拖拉机转型微型汽车,从修配厂转型汽车生产。
柳州的汽车工业会同“时风”花布、“两面针”牙膏、“都乐”冰箱、“双马”电扇、“芭蕉”氧化锌、“双力”吊扇及在 1984 年就开发出的“汉龙”电子计算机,让柳州在改革开放中声名鹊起,一度成为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1986年,广西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1个,柳州市占8个,其中就包括柳州钢铁厂、柳州工程机械厂、柳州市印染厂及柳州汽车厂。
90年代初,柳州又成为全国最早进入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城市。
放眼中国,发展得好的城市大约有三类:一类是直辖市、省会城市;第二类是沿海城市,第三类是资源型城市。把一二线城市在脑海中过一遍,不在以上三类之中的大概只有“苏锡常”,而这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甚至比一些沿海城市更好。
不得不说,很多城市的兴旺是近水楼台、向阳花木。柳州却是三不沾:非省会、不沿海、没资源。它硬是靠着工业突围,闯出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