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
发布时间:2024-06-27 06:28:07

  1981年,张永忠参军入伍。新兵集训结束后,他入选报务集训队,成为一名报务员。

  报务是个细活儿,错一毫谬千里。一个常用的中指跪式按压发报动作,张永忠每天要练习8个小时。他的中指常常被磨得血肉模糊,伤口稍有愈合,第二天又因训练再次磨破。

  1983年,退役后的张永忠成为江陵机械厂的一名木工,负责生产木钟。一年后,江陵机械厂顺应时代发展,开拓装配发动机的新业务。张永忠因为工作突出,和另外5名工人一起被抽调,搭建了个临时“草台班子”,负责装配汽车发动机。

  细致精密是这项新工作的标准和要求。2个月来,张永忠和同事们通过对比已有资料的细节,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将数千个日本来的零件组装成2台发动机。“零件多,我就像中医分药材一样,把它们分门别类记在本子上;程序多,我们六个人就分工协作,一环扣一环,做好配合;精度准,我们就脱鞋、穿白大褂,连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掉到缸体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永忠笑着介绍自己的“笨方法”。得益于这些细致的工作,江陵机械厂迈出了转型发动机装配业务的第一步。

  1984年12月30日,随着发燃操作,“轰”的一声,发动机出烟了,厂里装配的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杂牌军”取得首战捷报,张永忠和同事们高兴得流下了泪水。

  20世纪80年代,国内汽车制造业还不发达,发动机要靠几十名工人纯手工打造。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张永忠都“埋”在装配工作间。时间久了,闭着眼睛随便摸到一颗螺丝,张永忠都能判断出它是什么型号,该放在哪个位置。20世纪90年代初,江陵发动机年产量已过万台。

  1995年,张永忠在企业改革后,成为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发动机维修工。

  新岗位上的张永忠依旧坚持着在军营时的细致。一次厂里遇到个装配瓶颈问题,几经周折仍未能解决,联系日本厂家代理商后,他们的答复却是“耗时约半年,估算费用需5000万元,不保证成功”。

  “外国人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不代表我们不能。”张永忠从头开始画图纸、做设计。经过多次对比试验、调整、修改、完善,张永忠终于发现了气门间隙细微差异的影响规律,设计发明出调整工具,疏通了流水线“堵”点,将原本生产线%的报废率降到零,用工量降低50%,节省了几千万元的成本。

  “发动机的响声有很多种,‘叽叽叽叽’‘咔咔咔咔’……不同的声音细节对应着发动机内部结构的不同状态,是机器的语言。这一点和报务工作很像。”张永忠总结提炼了“望、闻、听、切”发动机调修四字诀:看外观,断问题;闻尾气,找难点;听响声,判差距;摸机器,辨情况。这是实打实的经验,也是倾囊相授的手法。张永忠前后带出了100余名徒弟,成立国家级“张永忠技能大师工作室”,旨在把积累的发动机维修技术传递下去。

  如今,张永忠中指的伤口已经变成五指的厚茧,而不变的是他从军营延续到如今工作岗位的一颗追求卓越的细心。

  修理副机(即“柴油发电机组”)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技术难度高,需要长期的专项学习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独立承担任务。

  而退役军人马加友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40年,修理过船舶500多艘、船舶副机近300台,所修项目一次报验、交验合格率均为100%,并多次攻克技术难关。

  1979年,出生于工人家庭的马加友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通信兵。执行架线任务要求速度更要求质量,这对正坐不住的大小伙子来说是个挑战。马加友为了掌握架线技巧,锲而不舍地一遍遍练习,最终成为部队的排头兵,在全连架线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1982年退役后,马加友被分配到山海关船厂(现大船集团山船重工修船厂)工作,成为一名船舶修理工。

  横跨两个毫不相关的行业重新开始,不是易事。马加友一入厂就暗下决心,要以师傅为目标,全力追赶。

  每天工作结束,马加友的工位上依旧亮着灯。他总结完一日工作重点后,还要再预习第二天的新知识,周末也不例外。短短三年间,马加友就成为同批进厂同事中的排头兵,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2013年,船厂修理一艘散货船的副机,完工后,却连续十多个小时未能成功启动,几位维修师傅看后都眉头紧锁,找不到问题所在。项目经理找到马加友托他查找故障原因,不服输的他果断接下任务。马加友没有直接拿来之前的报告,而是又一次重新检查、分析副机设备状态。经过几个小时的检修,马加友很快就找到了故障所在,将故障排除后,副机正常启动。能够很快找到故障原因,一方面,得益于马加友多年对副机的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不服输的精神也是他直面挑战的动力。

  马加友的拼搏精神更体现在将传承与创新进行有机融合上。在船舶柴油机修理中,经常会遇到柴油机曲轴换新等工程,需要将整台柴油机翻转180度才能作业。受船舱空间的限制,将重达10多吨的柴油机翻过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很难操作。有什么办法可以省力提效?就此问题,马加友摸索出一套“柴油机不翻身现场更换轴瓦和拆解曲轴”修理工艺,这套工艺,既能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缩减修理工期,被公司授予“QC成果先进工作法二等奖”,获得了河北省“科技成果奖”。2015年,马加友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8年,马加友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调整修改外籍船舶修理废钢处置相关适用政策》的建议,引起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高度关注,不久,相关部门制定新规,规定外籍船舶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在符合国内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法规标准条件下,准予在境内进行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等事项。困扰全国修船业的一个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从“通信尖兵”到“副机大王”,马加友在不同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军人不服输的精神品质。

  驾驶战机翱翔天际,或许是每位空军战士入伍时的梦想。但对肖绍军来说,这个梦想并没有实现。

  1983年,高中毕业的肖绍军应征入伍,在驻重庆的空军某部服役。经过培训考试,肖绍军成为一名地勤人员,主要负责战斗机起飞前和降落后的维护保养。

  说起来地勤工作没有执行飞行任务那么惊险刺激,但工作要求却异常严格,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飞机起飞前,每个部件都要检查,完成一架飞机的设备检查要半小时左右。但检查结束并不意味着肖绍军的任务结束,“飞机出去执行任务,我们就耐心等待。晚上降落得再晚,也必须保质保量把飞机维护好才能休息。”枯燥但时刻不能松懈的等待磨练着肖绍军的意志,一次次超越他的极限。肖绍军有时甚至需要24小时在岗,直至任务解除。

  1987年11月,肖绍军退役到二重装备重机公司重机厂装配车间,成为一名装配钳工。

  尽管在部队接触过机械零部件,但真正来到车间,他才发现自己连图纸都看不懂。“总装图、部件图、分件图……光是搬运图纸就需要两三个工人用拖车拖。这是一个需要三维立体想象的过程,而我完全是外行。”肖绍军说。

  肖绍军回想起等待飞机执行任务与返航的时光,在部队磨练的坚强意志此时依旧是他的精神支撑。他主动找老师傅请教、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中融会贯通、逐步成长。

  看懂图纸后,接下来就是领取部件并将其拼接起来。“一个失误就会前功尽弃。”经过两三年的刻苦钻研,肖绍军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渐渐摸到了门道。看着几十公斤重的图纸,肖绍军和工友们能准确地将数万个零部件“拼接”为成百上千吨的重型轧机,无论热装还是冷装,始终保持垂直度、同心度和水平度统一。

  如今,已成为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重机公司重机厂装配钳工班班长的肖绍军依然面对着各种挑战。

  公司为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工程生产制造的螺母柱及二期预埋件,是升船机安全保证系统的关键设备。螺母柱共104件,单片长近5米、重24吨,对装配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按工艺要求装配完成后的长度接近130米。肖绍军带领班组连续加班两个多月,不断测试调整,突破了总装“130米”这个不符合装配实际的困难,为我国在超大型升降系统制造领域的难题找到了解决方法。

  国产C919大飞机零部件、波兰2250热连铸连轧生产线米轧机、伊拉克新型立磨……在肖绍军和同事们的努力之下,一个个“大家伙”顺利成型,发往世界各地。

  “超越”“突破”,肖绍军将这些从军营用青春和汗水换回的精神品质运用在共和国的装备工业中,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不断挑战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金年会app,


本文由:金年会重型设备有限公司提供